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6535|回复: 0

李嘉诚离去:标志中国经济一个新时代来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6 08: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嘉诚离去:标志中国经济一个新时代来临【转】

李嘉诚离去:标志中国经济一个新时代来临

李嘉诚离去:标志中国经济一个新时代来临

今年以来,围绕李嘉诚以实际行动“看空中国”的新闻屡屡成为焦点,不日前,中国内地一篇充满民粹情绪的《别让李嘉诚跑了》更引发激烈争论。

综合媒体9月25日文章称,从商业角度看,李嘉诚的举动并不令人费解:多年以来他在内地投资布局甚多,地产、基建项目早就收益满满,加上当前中国经济步入艰难转型的新常态,经济金融风险上升。同时欧美国家因为金融危机而陷入低迷,出现不少“抄底”机遇。对宏观经济做出前瞻性判断,高抛低吸,这正是李嘉诚之为“超人”的看家本领。目前,李氏商业帝国在英国的总资产高达3900亿港元,包括3个港口、3家连锁店、1家移动运营商、1家铁路集团、1家区域电网公司、2家区域煤气公司、1家水务公司。

但利润并非一个商人的全部追求。否则就无法理解他对汕头大学的巨额捐赠,也无法理解为何卡内基、洛克菲勒这些美国“镀金时代”贪婪蛮横的商业巨头为何亦是最为慷慨的捐赠者。人生在世,名利二字。如果把“名+利”作为李嘉诚的目标函数的话,那么李嘉诚此次看空中国是一次“精明但不高明”的失算之举。

之所以说精明,是从商业投资角度而言,李氏之举的确是回避风险的明智选择。即使中国经济顺利转型,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到时候再重新杀回来也不迟。精明之二在于,李嘉诚深知自己已经廉颇老矣,而凭借李泽楷的能力与资源,想要“继承”李嘉诚在内地的政治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在自己即将引退之时,把资产转移到法治更为完善的欧美国家,也算一种“保全之策”。

之所以不高明,是因为李嘉诚没有算计到此举引发众多指责,其苦心经营的“首富光环”、“超人形象”甚至与丰厚的“政治资本”毁于一旦。积累美誉度需要几十年,毁掉它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即使李嘉诚一贯合法致富,但毕竟作为多年的华人首富,“狗不嫌家贫”,在祖国面临艰难转型的时刻绝情而去,至少也是负情、不厚道、可以同甘不能共苦。一辈子辛苦经营,却落得在内地和香港都是千夫所指,岂不令人唏嘘?且不说首富宝座已被马云、王健林挤下,就算保住首富头衔又如何?

如果李嘉诚足够“高明”,他应该对财富看淡一些:其一,其财富之大,已经足可“富过三代”,子孙无忧,钱财未必多多益善;其二,垂垂老时,人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名声,毕竟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巴菲特、盖茨都超级富豪都把慈善当成第二次创业,这是“高明企业家”的理性选择。李嘉诚固然也设立了“李嘉诚基金会”,但如果其商业行为受到公众指责,再通过基金会去挽回,岂非做无用功?其三,对于李嘉诚而言,财富增长带来的“边际效用”大大低于“社会赞美”的效用。但李嘉诚不仅在内地受到批评,在香港也被视为“为富不仁”的典范。即便香港民众有民粹主义情绪,但李嘉诚亦没有必要“死抠到底”,自己何苦为难自己?其四,李嘉诚素来为内地企业家膜拜,原本大有机会为中国企业家从“商人”向“社会企业家”转型树立一个模板,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首富责任”。这是他作为商人的历史局限性。

李嘉诚毕竟只是一介商人。商人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商人从事的是套利,靠的是生意眼光。企业家从事的是创新,靠的是冒险与破坏式创造。李氏帝国虽然庞大,但成就李氏财富的“必杀技”依然是他的“高抛低吸”。李嘉诚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大量制度套利的机会,谁能眼光领先一步,就可能赚得盆满钵丰。观察内地富豪榜,前几年独领风骚的不正是房地产商吗?在这样的制度套利热潮中,李嘉诚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偶像也是自然的事情。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未来的增长只能依靠创新。因此,中央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有远见的。创业与创新,关键要靠马云、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而非商人。市场经济不排斥商人,只要合法谋利。但对中国而言,靠商人是不可能实现经济转型的。因此,李嘉诚的离去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未来赚钱,主要靠创新而非套利。

就此而言,李嘉诚离去,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他留在中国自然是好,不留也罢,何必强求?中国真正需要大力挽留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对于李的选择,我们不必怅然,亦不必恼怒,以平常心待之即可。

当然,李嘉诚毕竟是老牌首富,他的离去不可避免会产生“溢出效应”。不过,一味叫嚣“别让李嘉诚跑了”,不仅不能留住李嘉诚,反而会动摇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法治环境的信任,甚至吓跑王嘉诚、刘嘉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 京ICP备05055065号-1 )

GMT+8, 2024-5-13 00: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