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6869|回复: 7

中国将全面实施普遍两孩政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9 20: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中国将全面实施普遍两孩政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放开“单独二胎”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事实+

  国民生育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此前曾介绍称,预计“单独”夫妇约有1000万对。有生育二胎意愿的,在去年一年中大约有100万对。实际落实到今年的政策上,确实能够生育的不到47万对,也就是说还不到100万的一半,这就反映了我国国民计划生育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注重质量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再加上经济上的压力、生活上的条件等方面,并未出现一个冲击波,造成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变化,所以总体情况是非常平稳的。

  2015 年,全国多地“单独两孩”政策相继迎来实施一周年,可两孩申请并未出现公众预期的“井喷式”增长,引发外界极大关注。以上海为例,数据显示,目前上海进入婚育年龄的女性,有90%都符合双独或单独的政策,但是申请二孩的比例还不足5%。曾经的“众望所归”,如今却备受冷落。

  此前,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曾发布报告,表示,中国的“人口红利”从2010年开始逐渐消失,即使执行了“单独二孩”政策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趋势。报告建议政府尽快从现有的“单独二孩”政策过渡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20: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允许普遍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相关资料

1953年8月 政务院批准了卫生部关于《避孕及人工流产法》。

1955年3月 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控制人口问题的指示》。

1957年2月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当年,马寅初提出了他对人口问题的主张,发表了“新人口论”。

1962年底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

1971年 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提出:除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外,都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1973年 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上,提出了“晚、稀、少”的口号。

1978年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把计划生育提到国策的高度。

1979年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0年 中共中央提出:计划生育要采取立法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0年9月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婚姻法》,第十二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1982年12月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本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一些调整。符合特殊情况者,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可按人口计划及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这其中就包括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情况。

开放时间表

2014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所所长、首席研究员马旭3日在接受采访称,“全部放开单独二孩没有时间表”,预计今年全国共计有20多个省份实行“单独二孩”政策,由此产生的每年新增新生人口不会超过200万,对整体公共服务有一定压力,但压力不大。关于“全部放开单独二孩”,马旭表示“要慎重”。

2014年10月,有媒体报道“中国可能在两年左右向所有夫妇放开二胎政策”,国家卫计委回应称,目前暂无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时间表。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栏目采访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称,中国可能在两年左右时间内向所有夫妇放开二胎政策。报道还称,放开二胎政策可能不会显著提高生育率,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政策的调整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好处。

此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国家卫计委回应称,目前国家暂无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时间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4: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开二胎也难挡中国人口在2040年后剧减

  作者:刘忠良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中国自1980年开始实施一胎政策,2015年,也就是35年后中国人终于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了。笔者自2008年开始参与反思人口政策,2009年中写完《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的初稿,2013年1月份出版,多年来一直在呼吁人口政策调整,今天有丝丝欣慰,又有无限隐忧!

  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是人类社会所有竞争活动的承担者和所有实力的最终承载者,人是人类社会一切的创造者和所有者,人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所有力量的最终源泉。无论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或军事的竞争、政治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

  作为人的集合名词——人口是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军事、政治、民族与国家的生命载体,人口是民族和国家力量的源泉、实力的根本。只要有人在,一切可以从头再来。没有了人,一切繁荣昌盛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埋没进历史而已。如果中华民族的人口因为超低生育率而大崩溃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还有希望吗?

  工业革命前后,西欧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崛起,实质上是在一定人口(指在一个时代和一定范围内能够创造出足够国家力量使国家崛起的人口数量,否则它会因人口太少而无法崛起)的基础上,通过军事的、制度的和经济的时代差别来崛起的。如西班牙、葡萄牙的枪炮轮船,荷兰、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的工业革命,都是超越当时的大部分民族和国家将近一个时代,才让这些人口远比中国、印度少的“小国”崛起。

  在资本主义革命和工业革命开始后,通过制度变革和工业革命,大国崛起就变成了经过这两种革命后的人口大国崛起。后来欧洲新崛起的德国、俄国,美洲崛起的美国,和当时亚洲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都是比前面几个国家人口更多的“人口大国”。今天来说,如崛起的中国、印度,又全是人口大国。因为在国家制度革命和工业革命后,彼此之间的制度、经济及军事的时代差别趋于消失,变成一个时代内即现代社会内的竞争,而不是资本主义与旧封建主义、工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热兵器与冷兵器的竞争。在国家制度革命和经济革命后,人口就成了国家崛起中最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人是力量的源泉和实力的承载者,人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在全球化下知识技术和物质资源使用无国界的今天,保住了人口就等于保住了实力和财富。未来大国长期竞争的实质不是经济的竞争,也不是科技的竞争,更不是军事或政治的竞争,因为这些竞争归根结底都只是人的竞争,都是依附于人口的竞争。未来大国长期竞争的实质是创造竞争主体——人口的竞争。

  由于相互学习和不断发展,后发国家和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会使世界各国人口素质具有趋同趋势,未来很难再有今天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巨大人口素质差别。当人口素质的鸿沟消失时,人口数量和结构就是人口实力的一切。创造和吸引竞争的主体——人口,才是未来大国最根本的竞争。保持或促进人口再生产能力的发展强大将是未来大国竞争中最具根本性的竞争!

  由于相互学习和发展,制度因素趋于同质化,经济基础差别鸿沟消失,人口因素将更趋于主导地位和决定性地位。在人口这个竞争上胜利了,在其他方面的竞争就跟着受惠了。而在人口竞争上失败了,衰落一定是不可避免的。无论过去他多么强盛多么辉煌,人口竞争的失败将注定一切以人口载体的竞争的失败(如政治经济文化)。失去人口,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如知识技术)只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

  若制度等基本不变,知识技术看作外生变量,则人口发展变化主导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变化,经济社会变化主导一个国家的各方面变化,进而主导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人口主导大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大国经济变化主导世界经济变化,大国经济竞争主导世界经济格局转变,因而人口最终主导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和大国的起落沉浮,当今大国崛起的实质就是人口力量的崛起和爆发!保持强大的人口实力,是当今时代国家强盛的根本保障,是未来竞争的根本保障,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最根本最基础的保障。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社会的生命载体,一切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一切的实力归根结底都依赖于人口的实力。没有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民族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持续的实力与竞争力。纵观未来世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制度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结果。未来“大国的兴衰”,将更多是“人口的兴衰”。

  非常不幸的是,中华民族在当今时代面临必然的超低生育率危机。实际上,即便是现在全面放开二胎,也难当未来中国人口大崩溃。全世界统计表明,生育率会随经济社会发展而迅速下滑,无需控制生育。近两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2左右,超级生育率已经持续约20年。这时候,仅仅全面放开二胎、那怕全面放开生育,也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像其他低生育率国家一样奖励生孩子了。

  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下,许多国人认为中国人爱生孩子。实际上恰恰相反,现在的中国人最不爱生孩子。在世界每个地方,华人都是生育率最低的群体。在同等发展水平下,中华文化圈生育率最低。这说明,至少在现在经济社会和现代思潮之下,中华民族已经是最不爱生孩子的民族。

  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18,而2010年的《世界人口数据表》显示:2010年全球平均每个妇女生2.5个孩子,发达国家为1.7个,欠发达国家为2.7个,最不发达国家为4.5个,而扣除中国后的欠发达国家为3.1个。在已经鼓励生育的情况下,2010年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平均每位妇女仅生育1.0个孩子,连排世界倒数前三名。中国人喜欢生孩子,早已成为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的谎言。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到1.18,0~14岁人口比例快速下滑到16.6%。在国际上,总和生育率低于1.5称为“超低生育率”,0~14岁人口比例低于18%称为“严重少子化”。两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已经进入超低生育率时代,危险的“倒金字塔人口结构”也意味着未来人口的大崩溃。

  按照近两次人口普查所显示的1.2左右的总和生育率,未来中国人口将每过一代(约30年)减少45%(考虑到严重的性别比失衡,实际上中国下一代有效生育的女孩已经降低55%),两代减少70%,5代减少95%,一二百年内中华新生儿童数量将退回到五千年前的水平,中华民族迅速衰退为一个又老又小的濒危弱小民族!

  中华生育文化的物质支柱是“养儿防老”等,受到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巨大冲击;精神支柱是“传香火”等,受到无神论、自由享乐主义等的巨大冲击;保护基础“万恶淫为首”和其他稳固家庭的文化因素等,但如今中国离婚率快速上升、堕胎率很高。同时,华人精养孩子的文化,导致在今天养孩子成本过高;华人尤其是华人女性的高教育水平,导致华人生孩子的机会成本很高,因而中华民族将面临更严重更危险的超低生育率危机!

  考虑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现代经济社会运作机制及中国人的高压力,即便是中国完全放开二胎,或者那怕是鼓励生育,也难以阻挡未来中国人口大崩溃了。

  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孩子出生时的母亲年龄众数是24岁,其中第一胎母亲年龄众数是24岁,第二胎母亲年龄众数是28岁,第三胎及以上母亲年龄众数是30岁,分别对应为1986年、1982年和1080年。也即是说,现在中国的绝对生育主体是“80后”女性。

  城市“80后”的超低生育率不必说,那绝大多数已经离开农村、常年漂泊在外、低收入却又面临高房价高物价高奶粉价高医疗教育费用的农村“80后”,即便放开生育、那怕鼓励生育,中国青年的生育率能有多高?

  早在2006年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育龄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73个,未婚育龄妇女仅为1.46个。由于生活工作压力等因素,实际生育率只会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鼓励生育,生育率也将是很低的。

  不仅如此,中国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将从2010年的1.1亿然后快速下滑到2017年的0.9亿,到2023年只有0.65亿。1990年中国新生人口是2800多万,2010年降低到1300多万,按照目前的生育率水平和年轻育龄妇女变化预计,2024年左右中国每年新生人口将降低到800万左右。

  按照80岁预期寿命计算,到2030年,1950年出生人口步入大规模死亡年龄,则2030年左右中国每年死亡人口有1500多万,每年人口减少800万左右。到2043年以后,中国第二次婴儿潮人口步入死亡年龄时,中国每年死亡人口2500万,而那时新生人口仅数百万,中国人口将每年减少近2000万,五六年左右消失一个亿,崩溃!

  也许有人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妇女平均生育两个多孩子,生育率处在世代更替水平附近,但人口仍在快速增长;现在超低生育率也持续十几年了,但人口仍增长,哪里有人口崩溃?”

  那我们先了解一下人口自然增长,自然人口增长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总和生育率高于世代更替水平,二是人均寿命延长。1950年中国人口5.5196亿,人均寿命约35岁。现在中国人均寿命75岁,是1950年的两倍多,这就意味着,即使中国的生育率一直维持在世代更替水平,人口也会从5.5196亿变成11.83亿。

  按照世代更替标准,如果说中国人多生了,那60年就“多生”了1.57亿人。实际上“多生”的可能没有那么多,2010年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为13.397亿,但旅美学者易富贤通过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论证得出2010年中国人口没有那么多。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人口增长6.31亿,占到这60年人口增长量的80%。

  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假设开始时人均寿命为35岁,生孩子的年龄统一为20岁,在一对夫妇生孩子之前,这家人只有两个人,因为这时按平均人均寿命计算父母已经过世了。当这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时,这家人口就变成了4人。后来,人均寿命延长了,变成了75岁,当孩子的孩子也只生两个孩子时,这家人口就变成了6人。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就可以使人口增长到原来的3倍,这就是为什么生两个孩子人口也能增长的原因。

  同样,我们可以继续上述假设,如果有两对夫妇,在生孩子之前,是4个人。后来寿命延长,各生一个之后,人口变成6人。假设孩子是一男一女,两家儿女成亲组成一家,这对新夫妇也只生一个孩子,加之寿命延长,这时这个大家庭就变成了7人。在这个简单例子中,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但由于寿命延长,人口由4人变成7人,增长了75%,这就是为什么超低生育率持续十几年人口仍增长的原因。

  可是,中国人的寿命不可能像过去那样60年那样再翻一番,中国人更不可能长生不老。如果一对夫妇一直只生育两个孩子,即222家庭结构,虽然前期因寿命延长而导致人口大幅增长,但这种人口增长迟早会停下来。

  如果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年轻的人口结构和人均寿命的快速延长也会造成人口增长,但这种增加不会持续太久,随后就会面临人口崩溃。在上述例子中,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导致家庭人口从4人变为7人,形成421家庭结构。当最老的一代死去时,这个家庭就会从7人剧减至3人,减少57%,人口崩溃!

  现在0~14岁人口在快速减少,15~59岁人口正在拉开减少的序幕,只有60岁以上的人口在快速增加,现在人口增长完全是靠老年人口增加来维持的。但超低的生育率和危险的“倒金字塔人口结构”决定,未来中国人口将持续大幅减少!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口将在2018年、最迟在2020年开始负增长。到2040年左右,新中国第二次婴儿潮出生的人口进入大规模死亡阶段,此时中国人口由于新生儿童不足而加速崩塌。

  按照1.2的总和生育率和不变的人口寿命推算,中国人口将从2040年左右开始每过30年减少45%。假定2040年中国人口是13亿(实际低于13亿),则2070年降低到7.15亿,2100年为3.93亿,2130年为2.16亿,2160年为1.19亿,2190年为0.65亿,2220年为0.36亿,2250年为0.20亿,2280年为0.11亿,2310年为0.06亿。即300年后中国仅剩下600万人,不足现在的0.45%,而儿童数量早已经不如五千年前的水平,这对于在历史上一直占世界人口1/3左右的中华民族来说就等于被“开除球籍”了。

  即使按照1.3的生育率,依照上述假设条件,则中国2070年为7.8亿人,2100年为4.68亿人,2130年为2.81亿人,2160年1.68亿人,2190年为1.01亿人,2220年为0.61亿人,2250年为0.36亿人,2280年为0.22亿人,2310年为0.13亿人,不足现在的1%。

  如果是1.5的生育率,按照上述假设,则中国2070年为9.1亿人,2100年为6.37亿人,2130年为4.46亿人,2160年3.12亿人,2190年为2.18亿人,2220年为1.53亿人,2250年为1.07亿人,2280年为0.75亿人,2310年为0.52亿人,仅为现在的4%。

  从2015年开始,中国1949年以后出生人口大规模步入退休年龄,每年新生人口快速狂跌,老龄化飞速发展,最迟2020人口负增长和“光棍潮”爆发,2025年步入“老年社会”,2028年进入劳动年龄人口暴减的狂潮,2035年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2040年进入人口超级大崩溃的狂潮。

  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是经济社会的“生命载体”,没有人口就没有GDP,没有人口也就没有所谓实力与竞争力。孩子、年轻人口,是社会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托。超低生育率、超级老龄化、人口超级大崩溃,这毁掉这一切的未来、希望、根基与依托。

  只有人在,一切可以从头再来。超低生育率,人快速的没有了,我们还有希望“再来”吗?我们的其他制度、其他政策一时坏了也无关生死,只要孩子在,我们还有希望,但超低生育率,对未来却是“釜底抽薪”了!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2025年中国25~29岁最具消费活力、创新活力与创业精神的年轻人口将比2015年减少41%,创新活力与市场需求活力大断裂!随后,在年轻人口和总人口持续崩溃式减少的情况下,中国房地产、汽车、家电、钢铁、水泥等产业将面临雪崩、股市将大崩溃、不动产价值将大跳水,“世界工厂”的中国将迅速成全球最大“工业废墟”,从发展来说将面临一个比日本更加惨淡的未来和无休止的“失去的十年”!

  从2035年左右或之前几年,未富先老的中国或将比日本进入更严重的也无休止的“失去的十年”——超低生育率、超重老龄化、高社会压力、低经济活力,形成低生育率重老化的恶性循环,经济社会低迷不振,民族国家在衰落的漩涡中难以自拔!

  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现实表明,解决低生育率问题非常困难。日本鼓励生育仅使生育率提高0.1多一点,不到1.4;俄罗斯重奖生孩子,千奇百怪的招数都用上了,鼓励生育力度世界第一,但生育率仅提高0.2多一点,目前仅1.4左右;韩国、新加坡鼓励生育基本没有见到什么效果,生育率仅1.2左右;加拿大、澳大利亚多生孩子的补贴就可以不用工作了,但生育率仅为1.5左右;法国1939年就成立了鼓励生育的专门机构“人口最高委员会”,但今天生育率仅为1.9,还是因为移民的较高生育率。

  这说明,解决低生育率危机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而对中华文化圈国家,尤其是低收入、低保障、高物价、高房价、高压力的中国来说,即便鼓励生育也难以改变超低生育率的局面。即使从现在开始全面放开二胎,或者全面放开生育,甚至全面鼓励生育,中国人口大崩溃也已经不可避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4: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放开二胎 各种段子在网上乱飞...


  "前一段'单独二孩'放开后,我身边太多生二胎的了。本来一个小孩子太孤单,一直没有这个政策。放开以后,我身边,符合政策的,年龄不是太大的,条件还好的都生了。全国现在都放开了,这挺好的。"来自江苏的刘洁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这样表示。之前"单独二孩"政策推行后,她生了第二个孩子。

  独生子女政策将成历史, 二胎时代即将到来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中国在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后,不仅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萎缩的现象也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今年7月,人口问题专家黄文政在腾讯新闻访谈中说,目前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但年出生人口仅占世界12%。这还是中国生育高峰期。

  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原来多子多福的文化现在转为一种不生的文化:"许多人崇尚二人世界双倍收入,尽享人生,丁克家庭,过完就死。"他说:"我们现在有一代独生子女,许多人格和心理都有一定的问题,中国变成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去年,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1,今年可能1.1都到不了。学术上叫TFR,可以把它理解为生育速度,生育水平。照着这个低生育率发展,我们一代人之后,人口就变成7个亿,再过一代人3.5亿,这么一个大国,再过一代人只有1.75亿,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人口颓势难改

  在全面放开二胎之前,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所谓"单独二孩"的政策。它的含义是,父母中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但这个政策贯彻一年多后的今天,据《南华早报》的报道,效果不甚理想,截至今年7月末,申请再生育的夫妻比例仅为13%。有许多家庭表示,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养不起,所以不敢再要第二胎。全面放开二胎的消息一出,新浪就发表了一篇名为"12道题测一测你是否有能力养二胎"的文章。

  刘洁表示,选择生二胎的那些夫妻,除了年龄合适,还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人带,第二经济条件可以,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才会生。"

  周孝正认为,现在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不见得会刺激人口的迅速增长:"前几年单独放了也没有那么多人生,现在城里绝大多数适龄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想生,前几年就可以生,原来没生,现在全放了,对于城市人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全面开放二胎的消息在网络上也引起了热议,有网民幽默的表示:"今晚是建国以来男士最累的一晚,各位都早点打烊吧,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洗洗睡吧!上半年为国接盘;下半年为国生娃!"

  "@春季的雪山"表示:"不需要摇号吗?"

  "@Arrow0713"表示:"这让刚罚钱的人哭晕在厕所。"

  网民"颜c橙子"表示:"就是,想生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生不生是我的事,很讨厌生个孩子还被管着的感觉!"

  网民"乐遥503" 说:"今日头条,放开二胎!只能呵呵,作为双独家庭,放下我们对养育孩子的艰辛的恐惧不谈,也且不论经济压力,我只是问自己,难道再生一个和我一起呼吸雾霾鼻炎咳嗽?吃着转基因的食品安危难测?接受功利化的教育扭曲心灵?进行不公平的社会竞争听天由命?现在觉得,生一个都后悔,这真的与孩子无关…..."

  网名为"得了黑色素瘤的孕妈"说:"不久的将来,城市农村将遍地是这样的标语: 1.怀上来生出来养起来,就是不能打下来。 2.经济搞上去,人口跟上来。 3.二胎奖,一胎罚,丁克不育都该抓。 4.该生不生,后悔一生。该养不养,老无所养。 5.生男生女都一样,不然儿子没对象。 6.农村要想富,多生孩子能种树。"

  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表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了三十几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人们充分看到了它的弊端:"最近这个政策终于改了,这是好事,我们叫它与时俱进,但是我估计,该生的早生了,没生的还是不生,以后的方向,政府会鼓励,不是生两个的问题,必须鼓励生三个,我想,中国今后应该是这个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4: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中国需正视人口危机 要果断停止计划生育

  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有后发优势,经济还有十多年8%增长的潜力,因为2008年的人均收入以1990年不变的国际元计算,只有美国的21%。而日本1951年、中国台湾1975年、韩国1977年则分别处于这个水平。在人均收入达到美国21%后的20年,日本、台湾地区、韩国每年增长分别为9.2%、8.3%、7.6%。清华大学的李稻葵教授预测2050年中国GDP将是美国的3倍。

  我对此有不同意见。我2008年判断2012年将是中国人口危机和经济的拐点,2012年判断2012年-2014年经济年均只会增长7.5%。事实已经验证了我的判断。而我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不容乐观,我的主要理由是要看人口结构。

  他们那时还年轻

  日本1951年、台湾地区1975年、韩国1977年的中位年龄分别为22岁、21岁、21岁,而美国这三年的中位年龄分别为30岁、29岁、29岁。但日本的中位年龄在1967年开始超过美国,1992年达到38.5岁,而美国此时仅33.4岁;2014年日本46.4岁,美国37.6岁。

  从1992年开始,日本经济增速低于美国,2014年人均收入降到美国的71%。1947年-2014年,随着与美国的中位年龄差从比美国小8岁到比美国大8.8岁,日本与美国的人均收入增速差也由1947年-1966年的年均5.63%下降到1971年-1990年的年均1.15%、1995年-2014年的年均负0.65%。中位年龄差和人均收入增长率差强相关。

  台湾地区、韩国与美国的人均收入增长率差也随着中位年龄差的缩小而缩小。韩国、台湾地区的中位年龄分别在2009年、2010年超过美国,人均收入增长率也趋近于美国,预计人均收入与美国的比值将在2022年前后停涨回落。

  中国前景不乐观

  1979年后,中国中位年龄只有22岁,而美国那时是30岁。2008年,中国中位年龄只比美国年轻2.2岁,此后20岁-64岁总劳动力也只会增长7年。中国的中位年龄在2014年开始超过美国,在2030年、2050年将达到45岁、55岁。采用日本与美国中位年龄差和人均收入增长率差的相关性,可推算中国人均收入增长率将在2033年开始低于美国。

  这还可以用另外一个人口学参数进行佐证。20岁-64岁劳动力与65岁及以上老人之比代表经济活力。日本的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比在1994年开始低于美国,GDP增长率在1992年开始低于美国了。中国的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比在2035年开始低于美国,GDP增长率可能在2033年开始低于美国。

  美国的中位年龄上升平缓,经济前景相对较好。美国的人口将从2015年的3.25亿增加到2050年的4.0亿;而中国大陆即便停止计划生育并鼓励生育,人口也将在2023年前后开始负增长,到2050年只有约11.9亿。假设美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从2015年的1.4%下降到2033年的1.3%、2050年的1.0%;那么总GDP增长率则是从2015年的2.2%下降到2050年的1.44%。假设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从2015年的6.75%下降到2033年的1.3%、2050年的0.75%;那么总GDP增长率则从2015年的7.0%下降到2018年的6.2%、2022年的4.7%、2027年的2.8%、2030年的1.8%、2040年的0.4%、2050年的-0.14%。可以说,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尤其是1990年-2000年生育率从2.3降至1.22,奠定了中国今后长期经济衰退的人口学基础。

  2014年中国的人均收入相当于美国的33.4%;依照上述人均GDP增长率推算,人均收入与美国的比值将在2033年达到55%的峰值,然后下降到2050年的53%。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现值美元)相当于美国的59.5%、世界的13.3%;依照上述总GDP增长率推算,经济总量与美国的比值将在2029年达到86%的峰值,然后下降到2050年的67%。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总量不可能超过美国,也不可能达到美国的3倍。

  正视人口危机

  日本经济占全球比例从1960年的3.2%提高到1994年的17.5%;但随着日本年龄结构的老化,经济占全球比例回落到2014年的5.9%,还将继续下降。世界的中位年龄在2015年还不到30岁,到2050年也只有36岁,因此今后世界经济还将平稳增长。

  世界银行认为2005年-2014年世界GDP年均增长2.5%,而IMF认为年均增长了3.9%。如果今后世界GDP年均增长3.9%,那么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将在2024年达到15.6%的峰值,然后下降到2050年的7.4%;如果今后世界GDP年均增长2.5%,那么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将在2028年达到18.3%的峰值,然后下降到2050年的12.1%。

  有人认为人口红利消失后,可通过产业升级,用“中国智造”护驾“中国制造”。其实“制造”和“智造”都依赖年轻的体力和智力。年轻人跳得高(经济增速高),也转得快(产业转型、升级快);而老年人不但跳不高,转身也可能会闪腰。中国东北喊了这么多年产业转型、升级,不但没有转过来,反而率先出现经济衰退,因为东北的老年化程度最严峻。

  德国、日本在“智造”和“制造”上做的相当不错,2012年还有28%、25%的劳动力从事工业,而希腊、英国只有17%、19%。但由于年轻劳动力减少,德国、日本从事工业的劳动力数量快速下降、员工年龄结构不断老化;两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例从1991年的19.4%、9.9%降到2013年的7.8%、6.3%。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就像年龄与疾病一样。年轻人机体修复能力强,发病率低,但也会有人病亡。老年人修复能力弱,但如果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降低发病率、延长寿命。根据年龄只能推测人群的发病率,不能推测具体某人在何年会得什么病;根据人口结构也只能预测经济的大概率宏观趋势,不能预测经济的细节。但如果生育率不能提升,“病情”不会好转,“神医”倒是会不断增加,甚至将“病急乱投医”的经济拖入深渊。

  中国要振兴经济,要更换经济跑道、调整发展模式;更重要的是,要果断停止计划生育,并出台鼓励生育政策,有效提升生育。只有“人口制造业”复兴,才可能让“物质制造业”走出衰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4: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太多了?看看韩国的“计划生育”留下的教训与启示


  “中国人太多了。”这句话无疑是我在中国生活期间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并且,我发现大部分人说这句话时都有点抱怨的感觉。
  “计划生育”也是我来中国后时常听到的一个词语。1998年年底,我首次访问北京时结交的几个大学生朋友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现在回头看,他们可能属于受计划生育影响的第一批大学生。时至今日,“计划生育”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它成功地抑制了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总人口为13.397亿人,比200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预测2010年总人口13.6亿,少了2000万人。

  可与此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却不禁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感到担忧。据多位专家的测算,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于1.5的水平。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生育率为2.1是人口更替的一个平衡指标。(所谓的“生育率”是一个妇女一生中生育孩子的总数。)在我看来,中国的计划生育似乎已经到了“矫枉过正”的地步。而韩国已经因为类似的人口控制政策正处于尴尬的境地。

  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实行“家庭计划”政策,并提倡小规模家庭。政府通过指导和适当的辅助措施鼓励国民少生孩子。家庭计划成功地降低了人口增长速度,但在推行了几十年后,韩国却遭遇了严重的出生率下降问题。比如,韩国的生育率从1960年的6.0,消减到1970年的4.5,1980年的2.8。有趣的是,“家庭计划”口号的变化正反映出了韩国生育率的这种变化。1966年的口号是,“35岁前,三个子女的出生间隔为三年”;1971年的是,“不要区别对待女儿和儿子,只生两个,把他们好好养育”;1980年的是,“只要有养好的一个女儿,就不必眼馋十个儿子”。随着生育率的逐步下降,韩国政府于1996年废除了长达36年的控制人口的政策,并开始鼓励国民生育。

  可情况并未发生根本好转。在进入21世纪后的韩国,逃避生孩子的趋势愈演愈烈,以至于生育率于2005年下降至1.08,创造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的最低水平。如此低生育率在韩国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担心日趋老龄化的韩国将来会失去成长的动力。于是,韩国政府制定了《低出产高龄社会基本法》,并开始鼓励多生孩子。可2010年的生育率也仅升至1.22。据5月30日韩国统计厅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韩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542万人,占总人口的11.3%,超过了预期。韩国将在2018年从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至13%)进入到老龄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至19%)。而跨越这一过程,法国用了115年,美国73年,加拿大65年,日本24年,韩国却只用了18年。

  中国已在2001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25年”后的2026年,它将进入老龄社会。更令人担忧的是“未富先老”。根据一家国际研究机构报告,别的国家与2005年的中国的老龄化比例一样的时候,以购买力指数为计价的各国的人均GDP分别是美国15538美元(1943),日本14900美元(1972),韩国16256美元(1999),而中国则是4088美元(2005)。可见,中国将来面临的社会保障以及养老上的压力会非常巨大。

  在我看来,中国应当积极考虑“放开二胎”。考虑到人口政策本身具有政策的时差,以及人口变化趋势的惯性,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韩国已经因为错失良机,尝到了苦果。

  1983年,韩国的生育率降至2.08,已低于世代更替水平2.1,这时韩国政府就应该开始考虑这项政策的持续与否。然而,韩国在1996年生育率跌倒1.71的时候,才废除了小规模家庭政策。十年以来,生育率维持下降趋势,到2005年跌至1.08后才开始有所反弹。这足以证明韩国已经陷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如今,昂贵的养育子女的费用,即使是政府提供补贴和各种优惠措施,也使得大部分家庭不选择生第二个子女。

  2011年,韩国的15岁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达73.1%,是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最高水平,并给经济发展带来丰厚的“人口红利”。但是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消失。由于低生育率和由此加剧的老龄化,韩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快速下降,“人口红利”时期将于2016年结束。经合组织预测,韩国将在2041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至56.8%,在经合组织34个成员国中仅高于日本(53.8%)、意大利(54.9%)和西班牙(55.7%)。并且,韩国中央银行预测,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在2030年至2050年期间,韩国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至2005年间的约5%将下降至约2%。

  为了鼓励国民生育,2010年,韩国提出了新的口号:“一个孩子很孤单。对子女最好的礼物是弟妹”,但生育率仍旧停留在低位上。

  我希望中国能吸取此中教训,防患于未然,抓住时机积极变革“计划生育”政策,以免重蹈韩国之路。

  6.21 发于南方都市报 见报有删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09: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全面放开二胎中国人也不想生了


中共五中全会前所有关于二孩政策的讨论终于有了结果: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对那些等着生孩子的70后来说,确实是天大的好消息,他们祈盼已久的愿望终于成真。但中国全国会因此出现婴儿潮吗?中国生育率极低的状况会很快改变吗?中国的少子化、老龄化问题会因此出现转机吗?真不一定。

因为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已经变了,今天中国人生孩子的积极性已经大大降低。“多子多福”的观念早已过时,“少生优生”成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的选择。有句话说,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中国社会的发展现实又再次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在经济发展,生活压力增大,生活品质提高的大环境下,政策即使让生,很多中国人也不想生了。

儒家文化的传统观念都是多子多福,孩子越多父母越高兴。这种观念在中国七八十岁的老人那里还很浓厚,不信你看看那些老人看到自己子孙成群时脸上洋溢的笑容就会明白。但这种观念在年轻人这里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孩子越多越麻烦反而越来越成为大家的感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我们对比一下老年人与年轻人生活环境的不同,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生育成本增加。生活在传统农业社会的女性可以一边带孩子一边干农活,即使她完全在家带孩子,不干农活,家里的收入也不会减少,因为男人完全可以一个人把农活干完,不影响收成。但在工业化社会的今天,男女都有各自的工作,女方的收入占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有的甚至超过一半;如果女人在家养育孩子,这部分收入就会消失,家庭经济损失严重。更可悲的是,中国男人的工资太低,中国社会的制度设计是男女都出来工作才能维持较好的生活,单靠男人一个人的收入根本养不起家庭,这和日本、韩国单靠男人的收入就可以养活家庭的社会制度很不同。中国社会是逼着女人出来工作,这增加了养育孩子的成本。

还有养育成本增加。以前在农业社会,养一个孩子是十分容易的,能吃饱,能长大就很好,不需要很多的教育。干农活,即使不识字也可以干的很好。所以一个家庭养十个八个孩子很容易,都是散养,父母也不用操什么心。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一个孩子要接受很好的教育,要上大学,还要学各种“无用”的技艺,会拉个小提琴,会跳个舞,会写个书法什么的,这样孩子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获得好的生活。但这需要大量的投入,可以说现在养一个孩子比以前养5个孩子都困难。这是社会的进步,人要享受现代、文明的生活必须走到这一步。更何况,儒家文化都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更增加了中国父母养育孩子的心理和物质负担。还有就是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让二三亿打工子弟的孩子在城市接受应有的教育,需要找关系、交赞助费等,这更增加了养育孩子的成本。

第三现代年轻人不用担心养老问题。以前中国人喜欢多生,有一个很现实的考虑是养儿防老,孩子多了以后养老就不用愁了。现在中国社会的社保制度越来越健全,年老以后有退休金,有钱也可以进入专门的养老机构颐养天年,这让今天的年轻人减少了对养老的顾虑,生养更多孩子的愿望也大大降低。

除了上面物质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现代年轻人更注重自己生活品质的享受——从养孩子的任务中解放出来。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父母一般把养育孩子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好像成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使命。现在,随着年轻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将更多的生活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开始追求自己生活品质的提升。而养孩子会让年轻人失去很多:自由、机会、金钱等等,生活品质也会因此下降,因此年轻人也不希望多养孩子。现在很多人选择不要孩子,好好的过二人世界,也是这种观念的体现。

所以,在中国年轻人生育观念大大改变的今天,真正选择生二胎的人应该也不会太多。生育观念还比较保守的70后可能会成为生育二胎的主力军,而现代观念更强的80后,90后在选择生二胎的时候可能会更加谨慎。中国生育率很低的状况很有可能无法改变,即使以后鼓励生三胎,恐怕中国人“不想生”的观念也很难逆转。


(苏天泽 撰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8: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学家:让人生得出、生得起还要生得好   

  针对刚刚公布的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人口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对记者表示,政策放开之后,尽管短期内社会管理许多方面将迎来巨大压力,但就中长期来看,对改善家庭结构、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缓解人口老龄化等,新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无疑是积极而深远的。

  “过去30多年我们一直在主张少生、晚婚、晚育,而现在提倡适龄婚育、按政策生育,这是一个进步,同时也是一个方向性的变动。”原新指出,要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带来的长远、系列性影响有足够认识,做好充足准备。

  “例如,政策实施后,70后高龄产妇将随之增加,有关部门就应增加和提高生殖健康、妇幼健康、幼儿园、学校乃至养老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和服务质量,并大力加强对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力度等。”

  他呼吁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政策的衔接,确保“全面二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我们过去所有的与计划生育配套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都是在鼓励少生,现在政策放宽,那么所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也都必须跟着走,适应新的全面二孩的政策体系,调整、修订相关法律以及地方的计生条例、法规,这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

  “让人生得出、生得起还要生得好,这样才能把好事做好。”原新强调。

  “中国的计生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原新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任何一项政策的调整都容不得有半点差错,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到现在,都只能采取小步微调,逐渐放宽的方式。”

  原新指出,追求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均衡是一个必然规律,我国已经历了20多年的低生育水平,现在一些人口结构性的矛盾逐渐浮现,尤其是劳动力开始减少,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增大,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放宽生育政策是顺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择。

  “根据我们去年的调查,90%以上的民众希望能够实行全面二孩政策,80%以上的家庭认为生两个孩子是比较理想的,所以我想这也是符合民生愿望的一件大事。”原新说。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初期,人口增长会出现一个小高峰,但是增长不会太大。”根据原新的测算,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从人口数量上来说总人口将适当增加,2029年到2030年出现最高峰值达到14.5亿,之后进入缓慢下降、逐步稳定的阶段,到2050年左右会减少到13.5亿。

  原新认为,没有哪项政策是只有利没有弊的,对生育政策的分析同样如此,应着眼于其长远影响。他指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对于人口素质的提升也将起到促进作用,家庭结构也会得以改善。“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代是独生子女,那么它形成的就是‘4-2-1’极其简约化的家庭结构。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以后,‘4-2-1’就能变成‘4-2-2’,这对家庭发展和抵御风险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教育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原新看来,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将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而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男女比例的人口指标,正常范围是103至107。“全面二孩政策一定会让出生性别比下降,但是仅依靠这一政策就让出生性别比完全正常化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人们观念的进步、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以及经济、社会、法律等一系列措施的配套。”

  除了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在谈到对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作用时,原新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到本世纪中叶可以使老龄化水平降低1.5个百分点,对于人口老龄化水平的短期和中期影响不明显,而远期作用较为显著。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天津10月30日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 京ICP备05055065号-1 )

GMT+8, 2024-5-12 14: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